第十四届中国高校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系主任)年会,11月1日在美丽的上海滴水湖皇冠假日酒店举行。由中国电子协会主办,是以全国高效电子信息领域相关学院的和系主任为主体的交流平台,年会每年邀请部委领导、地方领导、知名院士、专家、学者,以及建立全国高校信息领域负责人进行广泛交流的长效机制,年会始办于2005年,迄今为止共有3500名院长,也吸引了华为、联想、英特尔等国内外企业支持和参与,年会每年聚焦一到两个主题关注当下信息领域热门话题和发展趋势,包括有人才培养、工程教育认证以及学科建设的内容,今年的主题主要是聚焦于新工科和教育内容,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加强大家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的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支柱产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举足轻重,特别是近些年来以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核心芯片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正处于融合技术创新和颠覆创新发展新阶段,技术创新产品、服务迭代、速度加快、产业组织形体及商业模式创新平板发展机遇非常难得,进入新世纪我们国家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研发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做出重要贡献,当然我们也看到,受制于体制机制各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与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动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非常迫切的要求,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精准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林润华致辞:本次会议以电子信息领域和教育产业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实践,诚挚邀请国内知名院士专家,企业高管共聚一堂,在统筹中融合,良性互动发展方面进行经验分享,在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推进校企协同育人进行成果交流,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矛盾方面进行深层次探讨。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要素,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电子协会是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组织,在推动学术交流,科普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标准制定、技术评价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愿意和全国高校协起手来,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推动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服务新时代,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当选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电子学会监事长龚克做开幕主题报告。龚克从变革、绿色、智能化、伦理等方面为电子信息教育面临的挑战给大家提出了问题,这也是值得我们电子信息和电子教育的各位值得深思的:我提出来一个宏观视角,我讲的宏观视角什么意思呢?因为现在最宏观问题,整天谈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大话题,习近平主席2015年到联合国郑重承诺,中国参加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者,我们现在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逻辑基础因为我们地球人类面临共同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是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基础,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向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在一个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的电子信息的教育会是什么样,我们现在电子信息教育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我们基本上适应工业发展起来,我们整个进入一个转型变革时期,从十六世纪我们现代科学发展开始,创造了一个工业文明的时代,这个工业文明时代走到二十一世纪不可持续,如果要可持续就不会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因为工业文明不可持续。在人工智能的时候,霍金提出一个说法,他说人工智能的兴起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事情,也可能成为最好的事情。所以他提出,需要一个合作的努力,我们的社会、政治家、企业家、学者一个最好的战略,这个战略能够让AI成为一个好的为人类服务的力量,而且把它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同时维护人类的尊严,为了这件事今年八月份上一次,连着登了好几篇文章,这是霍金提出的题目,这里面提出了很多要求,IEEE我估计好多都是他的会员,第二版提出人工智能设计的伦理,这些事我们学生要有技术伦理的这样一个基础,我们教育的责任。
龚克主题报告的PPT。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给年会做推进网信领域的国产自主可控替代《中国制造核心技术之痛》的报告:网络安全信息化,网信办管的很大领域,我们单纯讲信息产业、信息技术比较大,这个还是很科学的,把安全和信息化连一起了,我们的态势是,美国第一,中国第二,这个图画了三个,美国第一,中国第二,韩国第三,为什么?中国三家华为、阿里,美国是苹果、亚马逊,大批量看美国六中国三,大家扩展一点这个比较好,这个还是比较客观的,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最后讲一个自主可控,为什么自主可控?按习总书记我觉得今年五月份讲话的,网络安全的核心是技术安全,至少两大要素,一个是安全性,另外一个就是可控性,从应该有可控性,可控性以前没有,所以都要加强,我们希望自主可控保证可控性,还有传统安全。最后是思路,过去谁都说自主可控,也没想到自主可控重要不重要,性价比最好的东西发现人家都卡你用完了吗?所以我希望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作为一个可供性标准,国际上看得到,我们目前像刚才政府机关这些方面提出来的,要实施多维度测评,所以多维度测评至少三个维度,安全等级保护这有的,加了自主可控测评,这个是新的以前没有的,针对网络安全,针对自主网络标准,所有的都是自主可控的。华为的好处就是领导说了,对比系统,哪怕贵一点慢一点,不像中兴,不给你什么都没有,往往不能用自己的搞的系统。最后我小结一下,网络安全核心计算比较大,自主可控用客观测评的保障,不关你怎么说的技术指标也好,像中兴,达不到自主可控也不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做的《工业大数据及其应用》的报告:概论与现状,我们知道互联网信息,制造业飞机每三十分钟可以产生数据,可以说大规模时代正在到来,并且不断改变维度。英国、日本、美国纷纷制定大数据发展战略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增强政府掌握和运用大数据的能力来提升国家竞争力。目前我国各部委纷纷启动大数据发展战略勾画符合实际的大数据配套政策路线图像,发改委、科技部、自然基金委、工信部都制定了。2017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学习强调,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强布局、力争主动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我国大数据发展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每年都在推进一些新的重大的数据。目前中国工业面临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将大数据融合到经营管理与生产运营活动中促进制造企业向服务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工业大数据现状,大数据应用正从零售、金融、电信、物流、医疗交通等领域加强工业拓展,百度的工业大数据检测平台已应用到汽车、日化等行业,三一重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智能工程机械物联网提供决策支持,福特公司将利用大数据提升指标。工业大数据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是实现工业4.0,工业互联网和中国智能制造业的重要抓手,将推动企业从制造走向智造,工业大数据具有无限的潜力和机会,更有可能提升院士创新能力,需要用全新的大数据思维模式开辟工业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关新平院长的主题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万德成副院长讲解:交大是建立在1894年甲午战败之后成立的,也就是1896年。我们通常说交大因图强而生,我们国家是处于甲午战败非常为难之际,提出了自强在处裁,处裁必先学,唐文治提出实业救国,与工程教育为主,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后来也发展了很多,经过很多变迁,包括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包括后面的主体西迁到西安交通大学,不管怎么样,交大在过去这么多年里,为我们国家实现了多个第一,包括第一艘核潜艇等等。交大还有一句话因改革而兴,交大一直处在改革前列,八十年代率先建设闵行校区,我们现在主体校区在闵行,那个时候应该是比较早建设的新校区,包括985、211等等等等,都是首先进行了改革,现在办学定位是定位在综合性、研究性、国际化这样一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介绍一下有关产学研合作方面工作的实践思考,我们产学研合作基于三个理念,一个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在贡献产学研过程当中也发展自己,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服务社会进行有机的结合,我们把科技成果,不仅是实际的需要,也是我们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在整个产学研工作方面我们有四个转变,一个是科技服务目标的转变,从为单一企业服务为主,向战略产业与区域转变,从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主,向紧急发展以公益事业并重转变。第二个方面是科技服务方式转变,我们从以前的答应式的技术,人家有什么需求我们给一个回复或者怎么样,我们向主动性顶层设计主动初级,从科学性小团队服务向交叉集成,创新服务集体,从以前各个分散团队,由学校有组织的集成创新的这样一个群体转变。第三个是服务机制的转变,也就是说我们从以前的点对点的服务,向聚集性创新联盟,创新服务平台转变,从产学研结合向政产学研包括中介资源一体化整合服务转变。第四个方面是服务途径转变,我们从技术输出为主,向技术输出以技术孵化并重,也就是我们自己也要开始预测今后技术需求,我们进行提前的孵化、培育,从转移科技成果为主,向科技成果及其人才打包转移,不仅是我们提供一些科技成果,我们同时也要培养人,人是最重要的,我们为了实现这样一个转变,和这样一个理念的实现,我们有构建这样一些组织构架进行保障,比如说我们有成立了国家大科技园,主要是负责企业的孵化和产业化,还有校产业集团,主要负责资产的精英管理,还有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就是我们说的科研院,负责产学研科技的管理,还有产学研科技支撑、保障,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主要负责重大产业技术孵化,国家科技技术转移中心,主要负责技术成果的转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党委书记魏峻副院长所做的《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进展情况》: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内涵与意义,我们对于工程类硕士定位是认为宽,这个工程类硕士是特定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有一个特征,这个特征强调的是工程性、实践性、应用型,突出真实问题、实际应用、实效检验,具备较强的私见能力和解决工程的能力。目前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一个是作为人才培养高校供给侧和作为人才使用企业的需求方面,实际上在结构、质量、规格上实际上是不匹配的,这些不匹配根本原因体现在质量标准和社会需求,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不清晰,这个大家都清楚,很多高校看培养方案,培养都是一样的,这个问题就是这样。最后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建设联合培养基地是教育主动服务社会需求的具体表现,是区分工程培养与工学培养的有效模式,是汇聚优质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是工程问题导向培养人才的有效方式,是实现产教融合提高培养质量的有益探索。
百度技术学院李黎副院长在他所做的《AI赋能,人才先行》报告中:比起历史悠久的学院来讲我们很还年轻,百度技术学院正好成立十个年头,百度技术学院开发了自己的人才体系和人才培养方式,今天来到这边跟大家共同交流学习和探索,前面两位院士都提到AI时代到来,其实是新一轮科技能力和产业变革驱动力量,很多研究机构在对未来做相应的预测,先我们并不知道这些是不是这样的数量级,从我们在百度内部的观察和业务发展来看,其实AI已经从风口慢慢过度到调查阶段。从这些信息看,我们在AI人才教育上,还是一个初步的阶段,不管是跟高校合作办专业还是AI纵深教育都是探索阶段,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是希望能将产业需求和企业用人的需求,通过我们和高校、教育机构的共同联合打造一个人工智能的教育生态,也希望未来各位院长各位专家和老师,能够去积极的提供给我们大家需求和建议,指导我们更好为社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建议,也希望未来和大家产生更多的合作。
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经贸办陆瑜副主任,作了临港产业及人才政策解读。在临港产业方面:临港的开发建设是始于2000年初,规划布局看,整个临港地区规划面积是315平方公里,315平方公里其实非常大,上海内环线范围是120平方公里,中环线是400平方公里,我们这个315平方公里,接近于中环一个范围,整个的区域是有跨两个行政区,主体在浦东新区还有17平方公里属于奉贤区,规划里有五个功能板块,目前开发比较成熟是南侧的装备产业和物流园区,这个区域由上海市级开发主体临港集团主导开发,里面的产业主要是新能源装备、汽车、整车零部件以及核电设施还有集成电路,今年特斯拉也是落在装备产业区,奉贤园区也是主打开发,主要是工程机械和生命科技,北面这块红色的是综合区,综合区生态环境非常好,我们只开发靠近主城区一小部分,6平方公里,由浦东金桥和张江两个主体开发,这里面相对好一点,以软件信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为主,主要是研发设计类的。陆瑜副主任还解读了临港政策方面的信息,包括:人才政策,人才奖励,人才的住房保障,人才培训平台,高校配套,临港集聚了,两海两电一桥,海事、海洋、电机学院、电力学院,剑桥,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最后陆瑜副主任介绍了临港的城市功能,原来都在发展产业,这两年提出产城融合,我们这两年城市构造也是非常好,除了学校义务教育的配套以外,商业商务类、酒店类、博物馆项目也是在不断的完善,十月份刚刚开园的海洋公园还有亚洲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天文馆项目也在未来两到三年里都将呈现。
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朱跃生院长的《大数据及智能环境下电子信息领域研究生培养与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索》:对研究生培养里产学研的模式,第一我们一定要发挥我们高校的优势,我们有优势一定是存在的,企业是没有的,我们具有核心技术及关键算法的原创性这是我们最拿手的东西,我们一定是原创的。第二条前沿科学与技术前瞻性,老师们成天到晚干的事,还有对知识结构系统性,我们非常系统了解这个技术从原来怎么发展过来的,还有人才培养的优越性,这是我们的优势,在座的院长们我们都是同事都知道这个事,我们跟企业合资的时候,我们培养什么?培养这帮人出去,他就是你公司以后的,至少是项目经理,至少是你的领军人物,还是你的产业科学家,这些人是我们年轻人培养出来的,对实体经济有帮助的原创性的人,这是我们的培养人,所以对低端的合作我认为我带研究生的时候,一般不会有,做简单的实习是不去的,一般来说我们要做到这样的话,这个学生出去真的对学生有很大威胁了。
新思科技中国教育项目经理王喆的演讲是《让明天更有新思》:新思科技是1986年成立美国硅谷的高科技公司,目前是全球排名第一个电子化自动设计的供应商,新思科技有一些对我们不太了解的朋友还有老师问我们是硬件公司还是软件公司?我们是一个软件公司,在全球软件公司里我们排全球第十五位。目前为止我们经济在国内有超过70多所院校和科研院所参加到我们的项目中间,我们很欢迎有更多的合作伙伴能够参与到我们的中国人才教育项目中去,不管是半导体行业也好,还是AI人才也好,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合作搭建人才生态的体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行政副院长王俊的《电子信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探索》:新时代的实验教学特点,有新工科提的工程提升,如何来支撑国家创新发展,智能还有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前上课就是面对面教学,现在上课网络的发展,学生和老师很多在知识从网上得到信息,怎么利用这个方法得到教学方面。虚拟仿真实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也在开始,另外主要通过前面构建一个层次化的体系,通过体系希望能够培养学生解决,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这个做的也很慢,高校里很多老师大家做科研的积极性比较大,对教学尤其实验教学没有太大兴趣,这个大概从2008年开始做,也有十几年了,
东软先行产品研发事业部副总经理田军《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应用实践》:东软是1991年成立,中国第一家的软件上市企业,我们在整个的国际民生都有我们影子,包括民营、社保,一系列关系到国际民生行业多有我们一些影子,我们做了很多解决方案,为什么会提这个?这个也是我在给大家分享数据科技人才培养的经验的一些基础我分享主要关于产业融入教育叫创新引领工程模式,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这是我们的一个最核心的愿景想用这样理念、愿景,结合东软二十年在各行各业做行业软件解决方案的能力基础上提炼出来跟中国的产业融入教育的事业做一定的贡献,这也是基于我们公司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实践,提供更加符合IT行业发展人才需求的方法学,还有大学生、大学就业、创业技能这样能力进行综合分享,大家知道东软教育产业已经有三所东软信息学院。
对于整个产教融合我们这块有一个非常多的综合的试训案例库,我们的航空领域、媒体领域、金融领域,航空领域我们做的常旅客识别,故障预测模型,包括我们新媒体、新闻推荐、视频推荐,金融领域的客户评级、流失分析非常多领域产生了知识资产,我们进行一个提炼和加工,这是一个简单的案例,在金融领域目前来说用于教学还是非常多,叫银行高端客户流失分析,这个用户数据是我们基于真是数据后进行脱敏后的数据,学生会用这样的数据用各种各样共聚合手段进行自己的分析,建模、模型、评估、训练,最终将案例用于这因一个教学。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兼人工智能工业研究院院长王玉皞《面向新工科的“大信息类”产教融合体系建设探索与思考》:智能化是现在主题,对于智能化我个人理解的,能不能推进整个自然界的改造历程过程中,生产发展的变化,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我们构建新的数字世界,在自动化发展阶段这两个自然界和数字世界的一个重叠过程中,都是在两个世界叠加过程中边缘产生一些新的需求,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机遇。虚拟现实、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代表这个阶段感知社会的核心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当时总结三点趋势,第一点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传统的高校教育,在专业划分、时间安排、评价规则,现在传统固定学科和专业之间融合度越来越高,很难说现在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自动化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在哪儿。第二个尤其对于工科的专业而言,固定课堂教学环节和实践和项目有冲突,尤其学生和老师在时间越来越冲突,所有事情由我们老师和学生,每次教育部推动改革都是在做加法。第三个对于工科学生而言,传统考试评价规则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其实是见喜见优,第一个例子在今年九月份,教育部对工程硕士领域调整的,看到一个核心问题,从学院管理工作非常高兴,四个一级学科,工程领域有八个,电子信息类、软件工程类、生物学类、仪表等等都属于电子信息,这也代表了在面向工程的专业和专业硕士点的变化,属于大类肯定是趋势。
Mathworks中国区曹新康总经理《助力高校培养智能时代的工程人才》: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和高校怎么合作,第二个和大家分享在智能时代我们在工业界怎么来使用我们的产品来开发智能时代的产品,我们的实力,最后落实到怎么样跟高校具体怎么合作,培养这个时代的工程人才。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目前在全球跟七千多所高校合作,这些学校用我们的产品做日常的教研和科研,大概全球有650万的师生他们会在日常使用我们的工具,另外还有从资源的角度来看,有超过1900多组书籍,有一百多万学生通过MOOC学习课程,同时在全球我们公司赞助了44项赛事,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去掌握未来记忆。我们下面来介绍我们一些实际的应用实力,大家可以看到所有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在设计过程当中MATLAB都被用来做一个很重要平台,首先汽车,汽车可以说差不多整个一个车所有相关的部件都会用到我们的工具,从底盘到车身、汽车垫子、发动机、自动驾驶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使用,飞机同样一样,我就不过多细讲,看到近年来智能手机方面,包括家电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越来越多的采用我们平台来把他们产品升级到智能时代的产品。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我们在谈怎么样在智能时代,进行新工科教育改革,怎样做基于项目学习,我相信我们MATLAB身边环境会是各位老师好助手,
华东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学学院赵军辉院长《新工科视域下产教融合的通信电子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我们做来看一下新工科建设的目标,这个目标大家可以,如果刚才大家对于国家战略时间节点还记得的话,实际上和这个国家战略的时间节点是一致的,新工科建设三阶段目标,也是和国家战略目标完全一致,目前的话各个高校开始新工科方面探索和思考,我们再来看一下,新工科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什么?对高等教育来说它是一个人供给的不足,实际上是一个脱节或者对接。我这边讲一下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最先进技术、设备、高水平工程师,企业文化也有助于学生成长包括企业精力也有助于就业,这个可以看到,这个合作的时候包括跟企业的合作有时候就是一个长期引进的过程,
第十四届中国高校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系主任)年会,宾馆大厅里科技书商的电子类书籍热门抢手。
各个公司的展台吸引着高校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系主任们的强烈关注。
荣获“兆易创新杯”第十三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Arm”杯一等奖的华东师大设计实例《基于FPGA智能视频投影融合器》在宾馆大厅展示。
荣获“兆易创新杯”第十三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Arm”杯一等奖的华东师大设计实例《智能羽毛球陪练机器人》在宾馆大厅展示。
11月2日第十四届中国高校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系主任)年会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题研讨培训”举行,来自寒武纪芯片、百度、英特尔、科大讯飞、新思科技、与非网的专家教授们的演讲吸引了中国高校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系主任踊跃参与,报告厅里坐的满满当当,学术气氛浓厚。
本次会议以电子信息领域和教育产业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实践,诚挚邀请国内知名院士专家,企业高管共聚一堂,在统筹中融合,良性互动发展方面进行经验分享,在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推进校企协同育人进行成果交流,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矛盾方面进行深层次探讨,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要素,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电子协会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组织,在推动学术交流,科普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标准制定、技术评价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我们愿意和全国高校协起手来,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推动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服务新时代。
记者 徐惠民